“别死在我们医院”:比没钱看病更可怕的是,死得没有尊严
壹心理主笔团 | 碗仔
问过大部分人:
“你怕死吗?”
“怕,怕得要死。”
“那,为什么你还要熬夜?”
“......”
现在的年轻人,一边怕死,一边作死。
每逢一段时间,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新闻:
15 岁高一男生为了提高学习成绩,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额外完成其他课业,连续两个月凌晨 1 点睡觉,最后猝死在写字台前。
北京朝阳区某网吧,一名年轻男子熬夜通宵打游戏后当场猝死。
完了心里发怵,反省自己是不是又晚睡了,马上立 flag —— 今晚要早睡。结果,你又刷剧到凌晨 3 点,或加班到半夜,你总觉得自己还年轻,死亡离你很远,于是侥幸地“熬最长的夜挣钱,敷最贵的护肤品花钱”,周而复始。
所以,很多人都是在被告知大限已至时,才第一次认真思考死亡。可是,你的存款吃不起贵药,即使有钱也很可能“死不起”。
更可怕的是,当死亡变成社会的一桩生意,医院的一项 KPI,你,居然连死,都变得毫无尊严。
01
你的命,可能只值 5000 块,
超出特定数额的,付不起
话说,你的命真不是无价的,明码标价摆着呢,而且你还不一定付得起。
《我不是药神》你们都看过。
程勇是个靠卖印度神油混饭吃的中年男人,父亲病危要做手术,他没钱,正一筹莫展呢,吕受益来找他代购“印度神药”。
吕受益是慢粒白血病患者,他需要这种药救命,而程勇要挣钱救他父亲的命,两人的需求不谋而合。
程勇偷渡去印度,拿了一箱子印度格列宁,拿货 500 块一盒,卖给吕受益 5000 块。彼时的中国,正版格列宁要 4 万一盒,普通人吃不起,而药效相近的翻版药只需 5000 块一盒,还能吃。吕受益看着出生的孩子,他拼命想活下来:
“现在有药了,如果他早点结婚,说不定我能当上爷爷”。
当他以为有了生的希望,程勇却决定不再贩药了,因为怕被抓。从中国医药制度来说,没有立法的药物,就是假药。吕受益吃不起正版药,白血病进入急转期。为了不让高额药费拖累妻儿,他自杀了。
最终,吕受益的命只值一盒格列宁的价格,5000 块。
程勇愧疚,又干起了老本行,这次他只卖 500 块一盒。警察打击印度格列宁,抓了买药的病患。一位老奶奶潸然泪下:
“正版药我吃了三年,房子吃没了,家人吃垮了。好不容易有便宜药,我不想死,谁家没个病人,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?”
老奶奶的命,只值 500 块。
今年年初,一篇《流感下的北京中年》刷爆朋友圈。
一位在北京有房有车的“成功人士”,薪水是老婆、岳父岳母收入总和的两倍。可以说,这个家庭已是中上阶层,比大多数普通人家都有钱。然而,岳父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冒,演变成流感,几乎撼动了整个家庭。
岳父住进 ICU 病房后,每天收费 8000~20000 块;人工肺肺膜老化,需要 60000 块换一套设备支撑,插管后的每天 20000 算起。他把家里所有的理财、股票全卖掉,加上两位老人留下的养老钱,理想情况下只能撑一个多月。
最后,仅用了 29 天,一场感冒,岳父丢了性命,甚至把一个中产家庭打回贫困线。
我们,如同千万个普通的“吕受益们”,估值几千块。
对于捉襟见肘的农村家庭来说,他们的命,仅值几百块,超出特定数额,付不起。
而那些比我们有钱的家庭呢?分分钟一场大病,一夜回到解放前。
在任何疾病面前,99.9% 的人都一样,我们不过是所谓的“隐形贫困人口”。
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得病,你不想死,就得吃贵药,可到头来发现自己没钱吃不起,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:要么倾家荡产,要么只能等死。
02
当死亡变成一桩生意,
你还能被善意对待吗?
“搬遗体收 300,装骨灰还要再收 300,你以为烧纸钱是服务之一,其实也要 200。15 块的淡妆?啥时候化的没人见过。骨灰盒都摆在柜台标价:888、1666、1888、2288。
很多家属想着,人都不在了,就不要再纠结价格了。嗯,商家正是看中了你们这种心理。” 某殡葬从业人员回答“你所在的行业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黑幕?”时如是说。
这几年,大家都在关注房价上涨,却没留意墓地也在水涨船高。
以北京为例,北京市民政局回应“高价墓”时称,近 10 年来,全北京 33 家公墓没有再增加一分土地作为公墓用地。而中国老龄化趋势带来的死亡人口逐渐上升,供需失衡的墓地又再飞涨,和房价涨速有着异曲同工之“妙”。
根据中国人口测算表,大概 2020 年就能到达历史性的人口高峰 —— 14 亿,随后开始锐减。每年死亡人口 1000 万人,以客单价 10 万元 / 人来算,算是 1 万亿年产值的巨大行业。于是,有人出了个主意:生者多的时候,卖阳宅;死者多的时候,卖阴宅;稳稳发财好不好?!
当死亡变成一桩生意,经历了病痛的折磨,死后还要连带家人,真是“生而为人,我很抱歉”。
“奶奶过世时,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当着所有家属的面,仅用几小片布遮挡,快速换衣,粗暴地被扎头发,死了也得不到尊重,让我很心疼。”
“父亲食道癌晚期,被上海肿瘤医院劝退,明着说不要死在这里,我们的死人也有额度标准。后来去了仁济医院,也被告知不收,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三甲医院的死亡率低”......
原来,当死亡变成一项指标,一组流程,你的尊严似乎也不那么重要。说到这,我想起多年前看过的一部日本电影 ——《入殓师》。
当生命逝去,入殓师都为逝者擦拭身体,画上妆容,询问家属,TA喜欢哪种颜色的口红。
一位孩子的爸爸去世,入殓师为他换上干净整洁的衣服,成年的孩子们逐个把唇印留在爸爸的脸上、额头上,说一声:
“你辛苦了,谢谢你。”
影片把入殓师的职责称之为“旅行协助工作”,把葬礼当做人生最后一场旅行,由入殓师恢复逝者生前安详睡着的原貌,有尊严地踏上最后的旅程。
有人说,无论棺材做得多么华丽,死后的我们根本一无所知。但,每个人来到世界上,都想方设法地维护自我形象,穿得光鲜亮丽,却在死亡时面目可憎,或被医疗器械折腾得奇丑无比。
入殓师恰恰给予了我们作为人最后的尊严,它象征着我们带着家人与朋友的爱或救赎,走向下一程。
正如影片中的老社长说:
“要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,送她去,因为做了这一切,才算获得新的开始。”
03
年纪轻轻就得绝症,该怎么面对?
我认识的一个女生,刚满 20 岁,因为一次体检异常,拿着报告去医院,医生看了下验血结果,建议挂血液内科,最后无情地被宣判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。
接着,休学 → 住院 → 抽血 → 骨穿 → 化疗。第一次化疗后开始呕吐发烧,肚子痛得直叫。医生说有点感染,要禁食。每隔一段时间输一次血小板,右边胳膊上同时挂着三个吊瓶输液。两周后接上化疗的药,一旦开始,抵抗力又变差,病情时常在好坏之间来回切换。
女生说:“那种直面死亡的压迫感,是没有站在生死边缘的人所不能体会的。有好几次,我害怕就这样被病痛折磨死掉了。你能想象我在每个夜晚拼命睁大眼睛试图寻找一丝光亮,自欺欺人地安慰自己‘没事的,都会好起来的’,然后又陷入绝望的感受吗?”
那段时间,她妈妈老了很多。
有一次夜里,她醒了。朦胧中看见妈妈抹眼泪,她憎恨自己为什么年纪轻轻就要面临死亡,根本没有一点心理准备,一想到临终前咽下最后一口气时的痛苦,就害怕得心里发毛?
可是,明明昨天还一起通宵打游戏,还在撸串吃烧烤啊!
女生后来的情况我不得而知,只是,脑子里闪过白岩松的一句话:
“中国人讨论死亡时,简直就是小学生,因为中国从来都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。”
为什么我们那么怕死?
因为死亡是“未知”的,你不知道死后会去哪里,会发生什么,你恐惧的恰是那些充满未知的东西。
在墨西哥文化里,死是另一种形式的生。
他们认为,死亡并不意味着结束,而是生命以另一种形态的开始。
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克塔维奥·帕斯曾说:
“墨西哥人却常把死亡挂在嘴边,他们调侃死亡、与死亡同寝、庆祝死亡”。
去年大热的电影《寻梦环游记》讲的正是如此。
影片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,转移到对忘却的恐惧中来。亡灵之所以还存在,因为他们一直存在亲朋好友的记忆里,当记忆全部消失,才叫真正意义上的死亡。亡灵猪皮哥,就是因为被世人所遗忘,所以他在亡灵的世界灰飞烟灭。
当世间再没有人记得你的时候,你才真正地死了,所以更重要的是,记住曾经的那份爱。
我想,或许哪天死神来了的时候,除了寻求家人帮助与专业的心理干预外,最重要的,还是如男主角米格尔唱的那首歌——《Remember me》里唱的:
“请记住我,虽然我要说再见了,希望你别哭泣,就算我远行,我也将你放在心里......那是我存在的唯一方式。”
04
一旦你学会怎样死,也就学会怎样活
2012 年,心理学者陆晓娅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了“生死课”,教大家认识死亡与生命。她觉得中国人太忌讳谈论“死”了,所以一开始也没抱什么希望,觉得能有人听课已经算不错了。
未料,听课的学生很多。
不少学生从课上收获了一些东西,和她分享:“陆老师,上了这个课,我重新拿起画笔画画”;或者“我去报了个架子鼓班”。去画画不一定真的要成为一个画家,去学架子鼓也不一定成为架子鼓鼓手,但那里有他的生命热情。
陆晓娅认识的一个年轻人,学了别人很羡慕的专业,但完全感觉不到她的热情。直到最近,她开始烘焙面包了,烤得非常漂亮,还教给许多人。陆晓娅觉得,这个才是她,是她的热情所在。
因为她在里面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,找到了一种自己参与世界并在其中感到价值的方式。
其实,每个人都会有死亡焦虑,怕死就是。
适度的焦虑从心理学上讲,是有积极意义的。但更多的是,思考死亡,是让你去探索从个体到人类所面对的各种挑战,包括怎样去寻求自己的生命意义,这种思考和探索会激发你寻找自己的热情,而不再浑噩度日,荒废光阴,这就是死亡教育的最大意义。
印象中,最深刻的是,美国作家米奇·阿尔博姆创作的自传式长篇纪实小说《相约星期二》里,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对米奇说了一句:
“一旦你学会了怎样死,也就学会了怎样活”。
By the way,没事早点睡,有空多挣钱,多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。不是有句俗语嘛,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”,不要等死神降临的时候,才发现为时已晚。年轻人啊,还是要“惜命”。
PS:陆晓娅新闻来源《新京报》
- The End -
为你推荐
一人得病,全家判刑,惜命最好的方式不是养生,而是管理情绪。
我们每天努力微笑,压抑着焦虑、愤怒、抑郁等情绪,长期处在“心理亚健康”状态,而 70% 的人会以攻击身体的方式消化“有毒”的情绪,年纪轻轻就要面临绝症甚至死亡。
在疾病面前,预防大于治疗。正念是心理学界公认的、也是欧美主流的一种保持身心健康的方式。
美国《时代》杂志两次报道正念冥想,牛津大学、斯坦福大学有专门的研究中心,NBA科比、詹姆斯都持续接受正念训练。
这次,壹心理从美国原版引进《每日正念10分钟,告别心理亚健康》,中英双语 80 个音频,获得 40+ 身心放松技巧,向你推荐。
↓ 今日5折体验中 ↓
主笔团文章回顾
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«